农业金属百度百科(有色金属有哪些分类)

一、有色金属有哪些分类

实际应用中,通常将有色金属分为5类:

1、轻金属。密度小于4500千克/立方米(0.53~4.5g/cm³),如铝、镁、钾、钠、钙、锶、钡等。

2、重金属。密度大于4500千克/立方米(4.5g/cm³),如铜、镍、钴、铅、锌、锡、锑、铋、镉、汞等。

3、贵金属。价格比一般常用金属昂贵,地壳丰度低,提纯困难,化学性质稳定,如金、银及铂族金属。

4、半金属。性质价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如硅、硒、碲、砷、硼等。

5、稀有金属。包括稀有轻金属,如锂、铷、铯等;稀有难熔金属,如钛、锆、钼、钨等;稀有分散金属,如镓、铟、锗等;稀土金属,如钪、钇、镧系金属;放射性金属,如镭、钫、钋及阿系元素中的铀、钍等。

扩展资料:

在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极端落后,仅有的一点又多以矿砂形式出口,而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却长眠于地下。建国后,有色金属工业得到了很快地发展。到1998年八个主要民族地区独立核算的有色金属矿采选企业为437个,创造产值15.15亿元,占全国有色金属总产值的近32%。

有色金属的冶炼及压延加工独立核算企业达262个,产值为59. 30亿元。并形成了一个从勘探、开采、选冶到加工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有色金属的种类繁多,但在工业中常用的有铜、铝、铅、锌、锡、镁等10多种。

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人民日常生活及国防工业、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都离不开有色金属。

例如飞机、导弹、火箭、卫星、核潜艇等尖端武器以及原子能、电视、通讯、雷达、电子计算机等尖端技术所需的构件或部件大都是由有色金属中的轻金属和稀有金属制成的。

此外,没有镍、钴、钨、钼、钒、铌等有色金属也就没有合金钢的生产。有色金属在某些用途(如电力工业等)上,使用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竞相发展有色金属工业,增加有色金属的战略储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色金属

二、我国的三大产业是什么

我国有三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

一、农业

一般来说,第一产业指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农业系统的生产力不是单一指标,不同于一般的单位面积产量,而是一组指标体系。在门类上包括单位时间作物、蔬菜、果树、林木等植物生产的初级生产力和家畜、家禽、鱼类等动物生产的次级生产力,还应考虑土壤肥力的变化状况。

二、工业

工业一直被称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中国的工业主要以有基础工业部门为主。包括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等。

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工业生产主要是对自然资源以及原材料进行加工或装配的过程。这是一个工资相对较高,但工作也比较艰苦的行业。对从事此行业的人要求有一定的体能和技能。

三、服务业

服务业包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环保,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交通运输、社会保障。

还有社会组织,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国际组织等。

扩展资料:

通常的三大产业是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水电油气、医药制造;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交通运输、通讯、教育、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

三大产业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1、第一产业为第二三产业奠定基础。

2、第二产业是三大产业的核心,对第一产业有带动作用。

3、第一二产业为第三产业创造条件,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第一二产业的进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大产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服务业

三、金属是从哪些矿物里提炼出来的

1、黑色金属矿产:可提炼铁、锰、铬、钒、钛等。

能供应工业上提取铁、锰、铬、钛、钒因为铁的表面常常生锈,盖着一层黑色的四氧化三铁与棕褐色的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看去就是黑色的。常说的“黑色冶金工业”,主要是指钢铁工业。因为最常见的合金钢是锰钢与铬钢,也算成是黑色金属。

2、有色金属矿产:可提炼铜、锡、锌、镍、钴、钨、钼、汞等。

在中国习惯将铜、铅、锌、铝、镁、镍、钴、钨、锡、钼、铋、汞、锑等矿种作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这些矿产是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广泛用于各种合金、机械、船舶、电气、化工、汽车、飞机、军工以及民用器具上,是发展高科技所不可替代的基本原料。

3、贵金属矿产:可提炼铂、铑、金、银等。

包括金、银和铂族(锇、铱、铂、钌、铑、钯)金属矿产,它们在地壳中的数量很少,多数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延展性。在电子、宇航、原子能、电工材料、仪器仪表、感光材料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

4、稀有金属矿产:可提炼锂、铍、稀土等。

稀有金属矿产包括锂、铷、铯、铌、钽、铍、锆、铪等矿种,这部分矿产资源的共性是在地壳中的丰度低,各具不同的理化性质,铷无独立矿物存在,多与铯共生或在钾矿物的晶格中,铪除形成铪石外,多分散在锆矿物中。它们的分布也很分散,从矿石中提取的难度较大。

5、轻金属矿产:可提炼铝、镁等。

我国铝土矿资源有310处,总保有储量22.7亿吨,居世界第七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黑色金属矿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色金属矿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贵金属矿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稀有金属矿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属矿产

四、中国古代的金指的是哪种金属

古书里面记载的金,就是黄金,中国古代金和铜之间区分的是很清楚的。那些说古书记载的金饼是铜的人,也不想想为什么汉墓里没有挖出铜饼。古书里之所以能记载那么多大宗金子的交易,是因为中国古代(汉代之前)的金并不值钱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商业并不发达,所以金子更多是用来做各种黄金器具,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功能很弱。史书记载。汉代的时候一斤黄金可以兑换三斤白银。黄金一镒,折合今天300克,才只够交换10麻袋小米。所以当时的统治阶级,并不把黄金当回事。(类似的,北美某些印第安部落在殖民者来之前也不把黄金当作很贵重的东西)古代统治者因为各种历史事件赏赐给部下的黄金虽然动不动几百斤,但是折合成粮食来看实际上并不值多少钱。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品交易越来越发达,作为财富象征和支付手段的黄金显得越来越稀缺。也就不会有人舍得一掷千金了实际上中国古代的金子并不比外国多,无论是汉朝还是罗马,国库的金子一共100~200吨数量级的储藏量。比如汉书成书时记载当时汉朝全盛时期国库的黄金储量是270吨,同时期罗马国库的储量是179吨,两者基本差不多数量。大意是我们把商朝干翻了,好高兴啊好高兴,本王赐给利(人名)金。然后利就用武王赏赐的“金”做了这件簋。(铭文个别字词的释读有争议,但大致不差)这件簋是青铜器,所说的“金”当然是指铜了,准确的说是铜合金,铁证,唉不对,铜证。所以可以肯定的说,青铜时代所说的“金”是指“铜”,虽然当时也有现在所说的金。至于以后,无赞不答。手机纯手打啊。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