铌:铌

(niobium,columbium)

元素符号Nb,原子序数41,体心立方晶格,钢灰色,熔点2468℃,是一种难熔金属材料,也是制造铌合金的主要原料。

简史 1801年,英国化学家哈切特(C.C.Hatch—ett)在分析矿石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命名为钶(columbium)。1844年,德国化学家罗瑟(H.Rose)发现了一种和钽性质相似的元素,定名为铌(niobium)。1866年,确定钶和铌是同一个元素。1951年,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决定将其名称统一为铌(niobium),但有些国家仍沿用钶(columbium)。1866年,布洛姆斯特兰德(C.W.Blomstrand)首次用氢还原氯化铌得到金属铌。1929年,巴尔克(C.W.Balke)首次发展了工业制备铌的方法(熔盐电解法)。中国于50年代末建立了铌冶金工业,60年代建立了铌材料加工工业。

性质  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能。

(1)物理性质。如表1所示。

表1铌的主要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铌是非常稳定的化学元素。致密金属铌在200℃以上空气和氧中发生氧化。铌同氯和水于200℃、同氮和氨于300℃、同氢于250℃才发生反应。在常温下,铌在许多酸和盐的溶液中都是稳定的,但溶于氢氟酸、氢氟酸加硝酸的}昆合溶液和碱溶液。铌有许多种氧化物,最稳定的为五氧化二铌(Nb2O5)。铌同氢生成固溶体或铌的氢化物(NbH,NbH2)。铌对氢的吸收是可逆的,在真空中加热,铌的氢化物分解析出氢。铌同一些原子半径小的元素如硼、碳、硅等生成的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熔点和硬度。铌同Al2O3、BeO、MgO、ZrO2、ThO2等的相容温度分别为1700℃、1500℃、1600℃和1500℃。铌同钽、钨、钼、钛、铪、锆等过渡族金属形成一系列重要合金。铌还抗熔融金属钠、钾、锂、镁的腐蚀。

(3)力学性能。如表2所示。

表2 铌的力学性能

试验温度
    /℃
  抗拉强度
    /MPa
  屈服强度
    /MPa
  伸长率
    /%
    室温
    480
    1095
    1205
    1315
    1370
    474.4
    415.1
    99
    90.6
    54
    38
    352.8
    184.24
    79.38
    73.5
    39.2
    26.95
    48
    24.8
    34
    21
    70
    92.4

制备方法   金属铌主要采用碳热还原法生产。将五氧化二铌(Nb2O5)和炭黑粉混合压制成条或饼,置于≈1800℃的氢气氛中,首先得到碳化铌:

Nb2O5+7C---->2NbC+5CO

再将碳化铌同五氧化二铌混合,在真空下还原成金属铌:

5NbC+Nb2O5___1800-1900____>7Nb+5CO

也可用五氧化二铌和炭黑粉混合,然后在真空中直接还原成金属铌:

Nb2O5+5C___1600-1700____> 2Nb+5CO

将所得到的铌条或铌饼,经真空垂熔烧结或电子束熔炼和真空电弧熔炼获得金属铌。这是制备各种铌加工材的主要原料。

用途   铌主要以铌铁中间合金的形式用作钢铁工业原料,约占铌消费量的85%。铌在钢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控制脱溶碳化物粒子的大小、数量和分布,达到提高钢的耐磨性、耐蚀性和热强性,从而改善钢的性质。铌还用作有色金属合金的添加剂。铌和铌合金可用作航天飞机、导弹、发动机和核反应堆的结构材料。铌可用来制造石油和化学工业中的耐酸设备、换热器、蒸发器等。铌同钛、锆、锡、铝形成的合金或金属间化合物构成的超导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铌钛合金和铌三锡(Nb3Sn)化合物是已实际应用的主要低温超导材料。铌在酸性电解液中形成的阳极氧化物膜介电性能优良,是代替钽制造小型民用电解电容器的原料。1990年,全世界金属铌及其合金的产量约300t。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