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图:45钢(200~600℃回火)的金相图 2025-05-18 08:22:31 0 0 45钢(200~600℃回火)的金相图 图1 500× 图2 10000× 图3 500× 图4 10000× 图5 500× 图6 10000× 图7 500× 图8 10000× 图9 500× 图10 10000× 图11 500× 图12 10000× 图号:图1~图12 材料:45钢 工艺情况:加热至880℃淬入10%盐水中,然后分别经200~600℃回火1h处理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 组织说明:45钢淬火状态及各种温度回火下的形态,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复型像)下的对比。 图1为试样加热后直接淬入盐水后的组织,为细小及中等针状马氏体,硬度为59.5~61.0HRC。图2为针状马氏体在电镜下的形貌,其中亦具有板条状马氏体。 图3为图1的试样经200℃回火后得到回火马氏体,呈黑色针状分布,硬度为56.0HRC。在电镜下观察回火马氏体,能见到有细小的碳化物析出,如图4所示。 图5为图1试样经300℃回火后的托氏体组织,原先针状位向已消失,硬度为55.5HRC,其中还含夹有部分回火马氏体。在电镜下观察,碳化物析出渐多,马氏体分界趋向模糊,如图6所示。 图7为图1试样经400℃回火后得到的回火托氏体组织,碳化物已大量析出,硬度为41.5HRC。图8为回火托氏体,在电镜下可看到有明显的碳化物析出。 图9为图1试样经500℃回火后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碳化物大量析出而且亦长大,故硬度下降到32.5HRC。在电镜下,如图10所示,碳化物呈白色颗粒状明显聚集。 图11为图1试样经600℃回火后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硬度为20.0HRC。由于回火温度的提高,电镜下见到的白色碳化物很大,如图12所示,故而硬度下降很多。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