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保护百度百科?常见的金属防锈的方法有什么

一、金属表面防锈处理方法是什么

1.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例如制造各种耐腐蚀的合金,如在普通钢铁中加入铬、镍等制成不锈钢。

2.保护层法: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使金属制品与周围腐蚀介质隔离,从而防止腐蚀:

(1)在钢铁制件表面涂上机油、凡士林、油漆或覆盖搪瓷、塑料等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

(2)用电镀、热镀、喷镀等方法,在钢铁表面镀上一层不易被腐蚀的金属,如锌、锡、铬、镍等。

(3)用化学方法使钢铁表面生成一层细密稳定的氧化膜。如在机器零件、枪炮等钢铁制件表面形成一层细密的黑色四氧化三铁薄膜等.。

3.电化学保护法:利用原电池原理进行金属的保护,设法消除引起电化腐蚀的原电池反应。

4.对腐蚀介质进行处理:消除腐蚀介质,如经常揩净金属器材、在精密仪器中放置干燥剂和在腐蚀介质中加入少量能减慢腐蚀速度的缓蚀剂等.。

5.电化学保护:将被保护的金属作为腐蚀电池的阴极,使其不受到腐蚀,所以也叫阴极保护法.这种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牺牲阳极保护法:此法是将活泼金属(如锌或锌的合金)连接在被保护的金属上,当发生电化腐蚀时,这种活泼金属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因而减小或防止被保护金属的腐蚀。

(2)外加电流保护法:将被保护的金属和电源的负极连接,另选一块能导电的惰性材料接电源正极。通电后,使金属表面产生负电荷(电子)的聚积,因而抑制了金属失电子而达到保护目的。此法主要用于防止在土壤、海水及河水中的金属设备受到腐蚀。

扩展资料

金属腐蚀的因素:

①金属材料本身化学成分和结构;

②金属表面光洁度(氧浓度差电池腐蚀);

③与金属表面接触的溶液成分及pH值;

④环境温度和湿度;

⑤与金属表面相接触的各种环境介质。

防止铁构件或设备形成氧化铁的表面保护;可以用涂敷、表面处理、电镀、化学药品、阴极防锈处理或其他方法来达到。防止铁构件或设备形成氧化铁的表面保护;可以用涂敷、表面处理、电镀、化学药品、阴极防锈处理或其他方法来达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防锈

二、常见的金属防锈的方法有什么

防锈应针对金属腐蚀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1、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

例如制造各种耐腐蚀的合金,如在普通钢铁中加入铬、镍等制成不锈钢.

2、保护层法

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使金属制品与周围腐蚀介质隔离,从而防止腐蚀。如:

(1)在钢铁制件表面涂上机油、凡士林、油漆或覆盖搪瓷、塑料等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

(2)用电镀、热镀、喷镀等方法,在钢铁表面镀上一层不易被腐蚀的金属,如锌、锡、铬、镍等。这些金属常因氧化而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水和空气等对钢铁的腐蚀。

(3)用化学方法使钢铁表面生成一层细密稳定的氧化膜.如在机器零件、枪炮等钢铁制件表面形成一层细密的黑色四氧化三铁薄膜等。

3、对腐蚀介质进行处理消除腐蚀介质,如经常揩净金属器材、在精密仪器中放置干燥剂和在腐蚀介质中加入少量能减慢腐蚀速度的缓蚀剂等.。

扩展资料:

锈没有致密的组织。水和氧气会穿透锈,继续使内部的铁生锈。若要防锈,就需要有可以防止生锈的致密表层。不锈钢的表面是一层不容易反应的三氧化二铬。若使用镁、钛、锌、铝,也会产生类似不易反应的致密氧化物表层。

镀锌是一种常见的防锈处理方式,在要保护的物品上,利用电镀或热浸镀锌的方式镀上一层锌。使用锌的原因很多,包括其价格便宜、和铁的附着性好,而且当锌和铁接触时,锌和铁会形成一个电池,由于锌活性较强,锌是电池的阳极,会被氧化,借此可保护电池阴极的铁不被氧化(即阴极保护)。

若在腐蚀性更强的环境中(例如盐水中),会用镉来代替锌。若在接合口,接头或孔穴附近,镀层会因外力或加工而受到破坏,无法完整的包覆待保护物,此时镀层就只能靠阳极保护的方式来发挥保护作用了。有些先进的镀层,锌之外还会加入铝,铝会移转到镀层被破坏的部分,铝和氧化锌均可保护铁,效果更好。

若针对更恶劣的环境或希望产品有更长的寿命,防锈处理方式时也会同时使用镀锌和涂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锈

三、防腐阴极保护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是向被腐蚀金属结构物表面施加一个外加电流,被保护结构物成为阴极,从而使得金属腐蚀发生的电子迁移得到抑制,避免或减弱腐蚀的发生。

金属—电解质溶解腐蚀体系受到阴极极化时,电位负移,金属阳极氧化反应过电位ηa减小,反应速度减小,因而金属腐蚀速度减小,称为阴极保护效应。

利用阴极保护效应减轻金属设备腐蚀的防护方法叫做阴极保护。由外电路向金属通入电子,以供去极化剂还原反应所需。

从而使金属氧化反应(失电子反应)受到抑制。当金属氧化反应速度降低到零时,金属表面只发生去极化剂阴极反应。

扩展资料:

阴极保护使用的场合较多,它通常由一个电源变压器和一个桥型整流器组成。阴极保护的电压是可以调节的,使用的电源负荷较大。它把交流220 V电源通过变压器和整流电路变成直流。

将负电极接至金属外皮,正电极接地,确保线缆外皮对地保持适当的负电位,这样线缆的金属外皮就不容易受到腐蚀了。阴极保护设备如果不用交流电,也可以用直流电池供电。

阴极保护准则:

为了便于实际应用,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得出了以下几个判断结构是否得到充分保护得判断准则。NACE RP 0169建议“在通电的情况下,埋地钢铁结构最小保护电位为-0.85V CSE或更负。

在有硫酸盐还原菌存在的情况下,最小保护电位为-0.95V CSE,该电位不含土壤中电压降(IR降)”。实际测量时,应根据瞬时断电电位进行判断。

目前流行的通电电位测量方法简便易行,但对测量中IR降的含量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其后果是很多认为阴极保护良好的管道发生腐蚀穿孔。

这方面的教训是很多的。如:某气田南干线,认为阴极保护良好,但实际内检测发现腐蚀深度在壁厚的10-19%的点多达410处;个别位置的点蚀深度达到50%。

进行断电电位测量发现,很多点保护电位(断电电位)没有达到-0.85V CSE。有效的方法是实际测量几点的IR降,保护电位按0.85+ IR降来确定。

IR降可以通过通电电位减去瞬时断电电位来获得,也可以用瞬时通电电位减去结构自然电位来获得。瞬时断电电位与自然电位电位之差不得小于100mV。

在有些情况下,在断开电源0.2-0.5秒内测量断电电位,待结构去极化后(24或48小时后)再测量结构电位(自然电位),其差值应不小于 100mV。

也可以用通电电位(极化后)减去瞬时通电电位来计算极化电位。最大保护电位的限制应根据覆盖层及环境确定,以不损坏覆盖层的粘结力为准,一般瞬时断电电位不得低于-1.10V CSE。

由于受旧规范的影响,很多人还认为阴极保护最大电位不能低于-1.5V CSE。事实上这种观念使错误的,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

判断阴极保护电位是否过大应以断电电位为判断基础,只要断电电位不低于-1.1V CSE(西欧为-1.15V CSE),通电电位再大也没有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阴极保护

四、热保护是什么

热保护指的是温度超过某一阀值时就启动相应的保护功能。

电子设备或机械运行中由于能量转换或者摩擦产生热量,会导致运行异常或故障。过热保护采取方式有三种,切断设备运行、降低设备运行性能或者改善通风散热条件。

生产中所用的自动车床、电热烘箱、球磨机等连续运转的机电设备,以及其它无人职守的设备,因为过热或温控器失灵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必须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

图为一种热保护继电器:

扩展资料

工作原理

以电机过热保护器为例,电机过热保护器接到控制系统中,能有效的保护电机在运行时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绕组线圈温度升高到一定值能及时停止工作的功能。

当检测到潜水泵定子绕组线圈温度到该继电器设定值时,继电器面板上红色指示灯会报警亮起,且过热继电器的5、6和7、8端子会有一个开关量输出,来控制泵的停止;当温度下降后继电器继续恢复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热保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GB-220v电机过热保护器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