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金属百科人物 星际宝贝中所有人物的名字

一、星际宝贝中所有人物的名字

1、莉萝(Lilo),配音演员:黛薇·雀丝(Daveigh Chase),宋维娟(央视国语)

2、史迪仔(Stitch),配音演员:克里斯·桑德斯(Chris Sanders),高增志

3、兰莉(Nani),配音演员:蒂雅·卡瑞拉(Tia Carrere),薛白/刘芳(演唱)

4、强霸博士(Dr. Jumba Jookiba),配音演员:大卫·奥登·史帝尔斯(David Ogden Stiers),张遥函

5、独眼霹雳(Agent Pleakley),配音演员:凯文·麦当劳(Kevin McDonald),严明

6、光头先生(Cobra Bubbles),配音演员:文·雷姆斯(Ving Rhames),李易

7、星际议长(The Grand Councilwoman),配音演员:柔伊·寇威尔(Zoe Caldwell),张丽敏

8、大卫(David),配音演员:李截(Jason Scott Lee),王磊

9、钢图舰长(Captain Gantu),配音演员:凯文·迈克尔·理查森(Kevin Michael Richardson),茅菁

10、玛蒂,配音演员:王楚文

扩展资料

《星际宝贝》创作背景:

它是三部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士尼制片厂生产的电影中的第二部,另外两部则是《花木兰》和《熊的传说》。

本片的配音演员大卫·奥登·史帝尔斯和黛薇·雀丝也参与了由同一影片公司华特迪士尼制作的《千与千寻》的英文版本的配音。

这部动画片画面一改当时流行的三维动画制作,改用二维的水彩画风,还原了动画片原始的真实。

《星际宝贝》是迪士尼少数几个故事背景取自现代的电影之一,其它还包括了1961年的《101斑点狗》、1977年的《救难小英雄》、1990年的《救难小英雄澳洲历险记》以及1988年的《奥丽华历险记》等。

由《星际宝贝》电影改编的同名《星际宝贝》电视卡通影集,讲述的是莉萝和史迪奇寻找625个太空实验品的旅程。由《星际宝贝》改编的《星际宝贝2:史迪奇》由原本电影故事来延续,故事的设定是紧接原电影情节,相当于续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星际宝贝

二、外星人的百度百科

首先,外星人通常指地球以外的智慧生命体,也就是存在于地球之外,可能拥有高度发达科技和智能的生物。然而,由于至今尚未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外星人的存在,因此“外星人”这一概念更多地存在于科幻作品和人们的想象中。在百度百科上,关于外星人的词条会详尽地探讨这一概念,包括可能的特征、科学假说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影响等。

在详细解释中,外星人的概念往往与人们对未知宇宙的探索欲望紧密相连。科学家通过观测遥远的恒星和行星,寻找可能孕育生命的条件。例如,某些类地行星(也称为“地球类行星”)因其与地球相似的环境特征,如适宜的温度、存在液态水等,被视为可能孕育外星生命的候选。此外,科学家还通过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尝试与潜在的外星文明进行沟通,尽管迄今为止这些努力还未取得实质性成果。

外星人在科幻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从早期的科幻小说到现代的电影和游戏,它们被描绘成各种形象,有的友善,有的敌对,有的神秘莫测。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想象,也引发了关于生命起源、宇宙边界以及人类在宇宙中地位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例如,在《星际迷航》系列中,人类与多个外星文明建立了友好关系,共同探索宇宙的奥秘,这体现了人类对未来可能遭遇外星生命的一种乐观展望。

总的来说,虽然外星人的真实存在尚待证实,但这一概念作为探索未知、拓展人类视野的媒介,持续激发着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百度百科关于外星人的词条不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科学假说,还反映了人类对外星生命可能性的无限遐想和探索精神。

鉴于外星人话题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百科词条会不断更新,以反映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公众兴趣的变化。从宇宙学到生物学,从科幻文学到影视作品,外星人这一概念将继续在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引领人们走向更加辽阔的知识疆域。

三、谁知道一些关于外星人的知识★!~

飞碟和外星人的传说

既然天体间的距离极其遥远,既然宇宙航行困难重重,为什么书报杂志,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因特网上会有那么多飞碟和外星人的报道呢?不明物体在天上飞行的事情,古代就有记载。但是,真正引起注意的不明飞行物的报道,始于1878年1月,当时美国德克萨斯州一个农民在田间劳动时,看见空中有一个圆盘状的物体在飞行。当时飞机还没有问世,这一奇特的现象在报纸上发表后,引起了社会的轰动。有150多家报纸刊物转载了这条消息,成为现代不明飞行物报道的最早事例。不明飞行物在英语中是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取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它的缩写就是UFO。香港和台湾有的书上,把UFO三个字母的发音直接用汉字写出,叫做“幽浮”,这就使它带上了神秘的色彩。

第一个UFO的报道出现在1947年6月24日,这篇报道说,民航机飞行员肯尼斯·阿诺德在华盛顿州雷尼尔山谷附近搜寻一架莫名其妙失踪飞机的时候,突然发现空中有9个碟状的闪光飞行物,每个的直径大约有30米左右,像在水面上打漂的碟子一样,正在以每小时2000公里的超高速跳跃着向前飞行。记者在报道中使用了“飞碟”这个词。从此“飞碟”和“UFO”一起成为不明飞行物的代名词。

然而部分飞碟竟是地球底部的来客,是地球黑子导演出的一种假象!!!地球黑子A中产生的镁,它是最易失去外层的2个电子,变成正镁离子Mg+,它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粉末状态下也保持着金属光泽。在常温下,与空气里的氧缓慢氧化,在地面空气中放久后,就会慢慢发暗并失去原有的金属光泽。铝在表面氧化后,产生一层氧化膜,仍能保持一定的金属光泽,在阳光照射下会银光闪闪。当黑子A接近地底的时候,地壳电位由0变正,因同性相斥,带正电荷的金属粉尘被斥出地缝。有的散落在大气层中,慢慢氧化为尘埃,有的一团团粉尘被斥向地表,在旋转着的黑子电场作用下,粉尘在空中成团地旋转,在风的影响下,时而旋成球形,时而旋成草帽形、碟形、圆锥形、圆柱形、椭圆形等,见者便给它一个形象的名字——“飞碟”!!!!!!!!

由于这个事件影响很大,为了查明真相,1950年4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记者爱德华·R·莫罗又采访了阿诺德,采访中阿诺德声明,1947年关于他看见不明飞行物的报道“没有正确地引用我的话。各家报纸对我的话夸大其词……我当时说,这些物体在上下波动,就像,啊,我看就像是漂泊在波浪汹涌的水面上的小船。当我形容它们怎么飞行的时候,我说它们的飞行就像在水面上抛出一个碟子。大多数报纸误解了我,并且错误地引用了我的话。报纸说我说这些物体就像碟子一样。而我是说,它们飞行的样子像碟子。”阿诺德说他看见了一连串9个物体,其中一个发出了“可怕的蓝色闪光”。阿诺德得出结论说,它们是一种新式的带翼飞机。莫罗在采访报道最后总结说:“1947年的报道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阿诺德先生最初的描述被人们遗忘,而‘飞碟’却成为家喻户晓的词汇。”

最早把飞碟和外星人联系起来的,是美国亚利桑那的气象学家麦克唐纳和美国西北大学的海克两人。他们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有些飞碟是外星人造访地球所乘坐的宇宙飞船。这个观点非常符合一般人爱幻想、爱猎奇的心理,立即成为新闻炒卖的热点,至今长盛不衰。

半个多世纪以来,媒体对UFO的报道已经超过100万次,现在光是美国,平均每天就有200多起关于飞碟或外星人的报道,其中有10起左右抓住外星人、或者与外星人直接接触的报道。全世界就更多了。这些报道都有非常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很多还有目击者的照片、录音和访谈的录像等等。如果我们都相信这些报道,那么我们这个世界上外星人就太多了。随着我们国家一步步融入世界大家庭,我国的飞碟和外星人报道也逐渐多了起来,市面上现在有的书籍,多半还是翻译或编译或改写外国人的,其中相当多的故事是外国报纸上4月1日“愚人节”所编的愚弄人的“新闻”,我们有的作者不知道是真愚蠢,还是真想发财,竟把它当做真事推销给我们。多数科学家都承认,我们现在的文明还是一个很幼稚的文明,宇宙、地球、人类……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是我们所不了解的,这就是我们还需要科学研究和科学家的原因。但是如果把我们不了解,不知道的事都归结到外星人头上,都用外星人来解释,那就离科学太远了。

在新闻自由的国家里,出于商业目的,什么“新闻”都是可以制造的。飞碟和外星人常常被作为新闻题材进行炒作,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为各种报纸、电台、电视台、电影制片商、出版商创造了丰厚的利润,同时也把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引导到了完全背离科学的歧路上。

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严肃的科研机构或者严肃的科学家(注意,不是带引号的“科学家”)声称发现了外星人或者外星人的宇宙飞船——飞碟。

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和科普专家、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学会主席、美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会行星研究会主席、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行星协会主席、宇宙生物学的创始人卡尔·萨根,在著名的科普著作《魔鬼出没的世界》一书中专门讲到各种有关外星人和飞碟的报道的起源,他说:“我们经常被那些支离破碎、吹嘘得吓人的UFO(英文“不明飞行物”的缩写)的传说所缠绕,却很少听到编造者所受到的惩罚。这并不难理解:什么能够推销更多的报纸和书籍?什么能够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什么能使人感到更有趣?什么能使我们打发令人难熬的时间?是真的坠毁的外星飞船,还是那些经验丰富的骗子在骗那些傻瓜兜里的金钱?是威力无边的外星人在耍弄人类,还是有人根据人类的软弱和缺陷而总结出的看法?”

2001年03月10日,美国中情局首次大规模解密了859份秘密情报文件。这些时间横跨1947年至1991年的秘密文件,内容五花八门,但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却是美国中情局从20世纪40年代末一直到现在对UFO现象的研究。美国中情局对UFO现象50余年的研究结果证实:前期的UFO现象可能是前苏联政府为了制造美国社会混乱的阴谋;后期的UFO现象则是中情局绝密间谍飞机秘密实验导致的。一句话,UFO迄今为止尚没有证据表明其存在!

2001年4月22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成立于1953年,鼎盛时期在全球各地拥有1500名会员,最多时每星期可以接到30份UFO目击报告的英国UFO(不明飞行物)部门,由于可供调查的线索日趋减少,日前已被宣布撤销。这从另一方面说明,随着公众科技素质的提高,人们对UFO事件的关注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它和外星人联系在一起,而是更多的用自然科学观点看待它。

科学的探索

作为探索宇宙奥秘的工作的一个部分,科学家也在积极地探索地球以外的生命,也在积极地搜寻有没有外星人的信息。这种科学的探索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

1959年,科可尼和莫里森两人合写了一篇文章,登在英国著名的《自然》杂志上。文章说根据他们的计算,如果宇宙中别的地方有智慧生命,而且它们的科学水平和我们1959年的水平相当。那么,它们应该可以收到地球人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同样,如果它们想向我们发射无线电信号,我们也可以收到。尽管距离极其遥远,需要几千、几百年才能交谈一句话,但是毕竟是可以交流的。他们俩还研究了进行星际无线电波交流的最佳波长,这个波长是氢原子的21厘米波长。因为,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而且它的21厘米波长也容易探测到。

这篇文章大大的激发了人们探测地外文明的热情,增强了人们的信心。因为它告诉我们,只要有外星人,只要外星人的科技水平和我们差不多,我们之间就可以互相交流。这篇文章是科学的探测外星人的开始。

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三百万年。从前,人类以为自己是万物之灵,宇宙间唯一有智慧的生命,甚至认为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才懂得宇宙的广大无边,它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而地球实在是太小了,当然更不是宇宙的中心。于是人们想象:宇宙这样宽阔,或许其它星球上会生活着一种与人类相似的智慧生物--外星人。这样的想法深深地吸引了一些热哀于寻找外星人的人们。

十六世纪,有人用望远镜观测火星时,发现了许多互相交错的网纹,便以为那是"火星入"开凿的"运河"。1935年,美国一家电台广播说火星人来到了地球,引起了一场虚惊。而英国一位作家创作了一本名为《大战火星人》的科幻小说,其中对火星人作了许多绘声绘色的描述,更引发了一系列有关"火星人"的小说和电影的诞生。

到底有没有火星人?在只有望远镜的时代,它一直是个谜。到了六十年代,探测飞船终于上到了火星,解开了这个一直困扰人们的谜:火星比地球冷得多,表面到处是泥土石块,经常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上面没有任何生物,当然更没有火星人。

这个谜解开以后,天文学家进一步分析认为:在太阳系里,除地球外,其他行星都没有生物生存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因此,地球上的人类是太阳系里唯一有智慧的生物,要找外星人,必须到太阳系之外。

1972年,美国发射了"先驱者10号"飞船,它于1987年飞出了太阳系,飞船上的金属片刻画了人类的形象、人类居住的地球以及太阳系的位置(见右图)。1977年,美国的"旅行者一号"又给外面的世界带去了更丰富的信息,包括一部结实的唱机和一张镀金的唱片,唱片上收录了几十种人类语言和多首音乐作品(其中有中国的古曲)。人们热切地期望外星人会收到它。

为了和外星人取得联系,科学家们甚至还制造了庞大复杂的设备,试图向外星发射信息和接收来自外星的信息。但是,经过了许多努力,人们依然没有找到外星人。一些见到外星人的说法也仅仅是传说,难以得到有力的证实。

值得一提的还有飞碟。许多人看到了它。也猜想它就是外星人驾驶的飞船,可这也仅仅是一种猜想而已。

那么,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科学家分析,宇宙间象地球这样这样的行星肯定还很多,某些与地球环境相似的行星确实很可能有外星人,但是由于我们的航天、通讯技术尚未足够发达,要找到他们我们还必须加倍努力才行。

某人于1995年于广州市广州港技工学校晚上10点45分左右从窗边看过----宿舍在5楼,“有飞碟”是从六楼传来,两层楼的人都可作证。我拾起眼镜时候只看到眨眼功夫从好远处有一光点(应是光柱)以没曾见过的速度上下波动向我们这幢宿舍而来,好高,好远,当时从听到人喊到亲眼看到大概是经过不到1分钟,我拾起眼镜时只有幸看到如上所说的。接着一眨眼功夫哪光点便越过宿舍楼上方。整个过程只是1分钟的过程(我感知的时间)。

人类的飞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研制了碟状飞行物,被称做“纳粹飞碟”。但是,在纳粹飞碟还未正式加入战争,第三帝国就覆灭了。后来,在纳粹的仓库里,人们找到了被纳粹毁掉的飞碟残骸。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