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由高性能增强纤维和基体(金属、合金、树脂、高分子材料和陶瓷等)经复合加工获得的材料。该材料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是力学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1)比强度、比模量高。比强度、比模量是材料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在航天、航空设计中,是选择材料的一个主要指标。与铝、钛、钢等常用金属相比,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有很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如图所示。碳/铝合金,碳/镁合金的比强度为钢的6倍,比模量为钢的10倍。这些材料作为结构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刚性好等优点,可大大提高构件的结构效率,是卫星、导弹、飞机、汽车等理想结构材料。部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典型力学性能见表。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纤维体

密度/

  纵  向

  横向

纤维
 
 

基体
 
 

积分
数/%
 

  g*Cm-3
 

抗拉
强度/
MPa

模量/
GPa
 

抗拉
强度/
MPa

模量/
GPa
 

石墨
  硼
石墨
氧化铝
碳化硅
石墨
石墨

201Al
 6061A1
  Pb
 201Al
 6061Al
  Mg
  Ni

  30
  50
  41
  50
  50
  42
  50

  2.38
  2.49
  7.474
  3.59
  2.93
  1.80
  5.29

  620
  1380
  720
  1170
  1480
  450
  790

  170
  230
  200
  210
  230
  190
  120

    50
    140
 
    140
    140
 
 

30
    160
 
    140
    140

(2)高减震性能。结构的自振频率除与结构本身形状有关外,还与材料的比模量平方根成正比,高的自振频率避免了工作状态下共振引起的早期破坏。同时复合材料中的纤维与基体界面具有吸振能力,因此振动阻尼高。尺寸和形状相同的梁、铝合金需9s才停振,而碳纤维/铝复合材料只需2.5s。

(3)高温性能好。一般铝合金在400℃时,弹性模量接近于零,强度也大幅度下降;而硼或碳纤维增强的铝合金,在这个温度下强度和模量基本不变。

(4)破损安全性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含有大量纤维,每平方厘米面积上少则几千根,多则上万根,从力学观点上讲,是典型的静不定体系。当材料超载或少量纤维断裂时,载荷迅速分配到其他纤维上,整个构件在短时间内不致于丧失承载能力。

(5)抗疲劳性能好。金属材料的疲劳破坏是由里向外突然发展的,事先没有预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基体与纤维的界面能阻止裂纹扩展,疲劳破坏从纤维薄弱环节开始、逐渐扩展到结合面上,破坏前有明显预兆。一般金属材料疲劳极限是其强度的40%~50%,碳纤维/聚脂树脂复合材料可达70%~80%。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有扩散粘结法、真空压力浸渍法、挤压铸造法、液态金属浸渍法、粉末冶金法和爆炸焊接法等6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尚存在一些问题,如断裂伸长率低,抗冲击性差,横向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低,此外,制造过程中工序多,手工劳动多,质量不稳定,成本也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